设计类出路在哪?

设计类出路在哪?

 次点击
2 分钟阅读

从记事起,身边的长辈和老师们无一例外地对我说过:“等考上了大学就好了。” 可当我真的熬过义务教育,拼过高中,踏入大学校门后,现实真的如他们所说吗?

环顾整个设计行业,我深感其门槛其实相当低。以平面设计为例,即使非科班出身,通过自学或短期培训也能熟练掌握PS、AI等软件操作。加上行业更看重个人能力而非专业背景,导致科班与非科班群体的界限日益模糊。其结果便是平面设计领域普遍薪资偏低、竞争激烈。网络上那些光鲜的平均薪资,往往是被少数顶尖者的高收入拉高的假象,大部分从业者远达不到那个水平。更令人忧心的是,近几年AI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,让制作海报、LOGO等基础设计的成本大幅降低,这对整个设计行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。

我自己的专业——环境设计(设计圈里“声名远播”的天坑专业之一),处境也不容乐观。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低迷,直接冲击了我们专业的就业前景。每次想到分流到这个专业,只能靠一点“精神胜利法”自我安慰(比如我们学校环境设计2025软科排名第13,武术连排名第3——嗯,这个组合有点奇妙)。但焦虑感依然如影随形,我实在看不清未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:考研?考公?还是直接就业?

“考研还是直接就业”是目前最让我纠结的十字路口。如果选择考研,意味着我可能会错过大四宝贵的秋招机会——万一那时就能遇到一家心仪的企业呢?可另一方面,我内心并未准备好一毕业就直接踏入社会。出于某些个人原因,我渴望在校园里多停留一段时间,也想提升一下学历。虽然网上总在说设计类考研“没用”,但研究生学历在求职时,总归比本科生多一点点优势吧?🥺 尽管现在才大二,这种对未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已经让我倍感煎熬,迫切想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。

那考公呢?虽然环境设计在江苏省考中能选的岗位相对某些省份稍多一些,但出于个人原因,我对进入体制内工作兴趣不大,也比较抵触其中的某些“规矩”。因此,考公这条路基本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。

“考研?还是直接就业?”——这个选择题从大一就开始困扰我,常常在深夜突然袭来,让人陷入无尽的内耗。真的很希望能听听过来人(学长学姐们)的建议或看法!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,不胜感激!❤

©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。